奢侈品如何鉴定真假,奢侈品鉴定师行业现象揭秘

“100万”,这个数字不是年薪,而是奢侈品鉴定师田哥从业10年以来拍下的素材照片的数量。

只有少数奢侈品鉴定师可以拿到百万年薪,大部分月薪在1.5万至5万元之间。

奢侈品鉴定师是国内的一个新兴行业。近几年,随着奢侈品消费需求的扩大和二手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奢侈品鉴定渐渐成了人们的特定需求。

奢侈品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消费品,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是巨大的利益。

第三方卖家,可能是代购,可能是熟人,也有可能是“朋友”,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即便是有专柜购买视频和照片,也很难确认自己花了大价钱买到的东西是正品。

因为专柜可以搭建假的,发货环节可能被调包,“朋友杀熟”也是常有的事。

一买一卖,好几百万人民币就没了。

但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皮包不会说谎,但是人会

每年情人节和七夕节前后,不少奢侈品品牌会推出一些限量款产品。

那段时间,奢侈品鉴定师也会更忙一些。

田哥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记得在一年情人节后,一位女性客人拿来了好多款奢侈品皮包让自己鉴定,其中有真也有假。

在不少客人眼中,自己的另一半给自己送一个“赝品”,那他/她对自己的感情也会“打折”。

有一位男性消费者给女朋友买了假货后,甚至伪造了田哥出具“鉴定为真”的记录给女友看,最后女友去别家鉴定机构认定为假货后找上门来,这让田哥哭笑不得。

“我只能告诉对方,我们这边一定要有支付记录后才会给客人出具鉴定报告,如果您男友没有和我们的支付记录,那就说明他一定没有来我这里鉴定过,这份记录也是他伪造的。”田哥说。

此外,“朋友”之间的买卖行为,也容易催生赝品的流通。

“有顾客遇到朋友没钱还账,拿包抵债,结果对方拿来鉴定发现包是假的,再去找朋友发现对方没了踪影。”

“也有顾客遇到室友拿奢侈品的服装、鞋子、包来替代房租的情况,结果除了一款包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而那款包的价格连房租的零头都抵不上。”

田哥回忆,曾经一位富太太从朋友那买了四年包,最贵的一款是爱马仕喜马拉雅包,价格要一百多万元,拿来鉴定时,有几只还是新包,结果全是假包。

得知结果后,富太太顿时失了神,整个人慌慌张张的。

“后来,她把朋友告上了法庭,对方被带去了警察局。”田哥说。

田哥的工作环境 图/受访者提供

田哥还遇到过一个来卖二手包的顾客,第一次拿了一款真包来卖,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出,为了与自己拉近关系。第二次拿了两个一真一假的同款包。

“他先把真的递来,再以另一个是同款为由企图躲过鉴定,蒙混过关。”

和田哥一样,闫闯也是一名从业超过10年的奢侈品鉴定师,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关于真假的“谎言”中,也有温情的一面。

闫闯记得,一位女生拿着时价一万四左右的奢侈品皮包来鉴定,自己鉴定后告诉对方是真货,对方颇感诧异,询问后才得知,女生的男友怕她嫌贵把包退掉,才骗她是假货。

“还有一个老板,我印象很深,他为了给员工发工资,把表、包都拿出来鉴定后卖给了二手店。”

在田哥看来,真与假中间没有模糊地带,最终指向的只有一个结果,而人心却复杂得多。

闫闯则认为,奢侈品鉴定师的这份职业不仅可以见证很多人情冷暖,更多的是给一个未知的商品赋予价值的过程。

真与假中间没有模糊地带

田哥的工作台的玻璃上贴着一句话:“真相只有一个,只出结果不做说明。”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自己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保护行业的目的,他曾经遇到过假冒客人的造假商。

“对方拿着一只假包来鉴定,比起鉴定结果和是否被骗,对方更在意是从哪几处看出来是假货。在这种情况下,我就要非常谨慎地做出解释。”田哥说。

2012年,田哥从湖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后创业。早年间,由于家人在杭州开了一家奢侈品养护店,田哥就接触了奢侈品养护、买卖业务,而鉴定业务是店里早期针对会员老客户的免费服务,后来范围扩大到面向所有顾客,收费100元。

在家人的店里,田哥曾做过电商客服,也做过维修和护理工作。那时,他接触的产品以上万元皮包为主,慢慢地他对包的内部结构、缝线方式一一有了了解。

田哥日常鉴定工作 图/受访者提供

随着客户鉴定真假的需求变大,田哥开始去国内外交流、学习相关知识,整理出一套系统的鉴定点,即奢侈品特有的防伪工艺点。

拍摄大量的实物照片、发现鉴定点、归类整理、反复验证,是建立数据库的日常工作。其中,验证鉴定点是最重要的一环,需要人工完成。

“一款包,不仅要查看在售的样子,还要分别查看最近的年份的包的样子、不同国家生产出的工艺是否存在差异等等。如果能确认一处工艺存在统一的标准,那么它就可以作为一个鉴定点。”田哥说。

即便是正品,也会有顾客因为对瑕疵部位存疑而来求证真伪,去专柜观察鉴定点的工艺特征是解疑的捷径。

去专柜收集素材的最佳时间点是一个新款包上市的时候,但这时专柜的客流量往往比以往更大,需要排队进入。

田哥回忆几年前,不管是门店上新日的顾客数量,还是鉴定师从业数都不多,每次逛了很久没有买包就会有点尴尬。

“一些假包在质量和工艺上甚至不比正品差,如果没有大的数据库,单纯靠一个人的经验去判定,很容易出错。”田哥说。

闫闯是和田哥同年入行的,此前他的职业是一名铁路乘务员。

最初,闫闯在一家头部奢侈品电商平台做鉴定助理,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核对产品信息。

鉴定助理坐在外面,鉴定师坐在里面,中间隔着一层玻璃。花了一年时间,闫闯从鉴定助理成为了鉴定员,又过了两年,他从鉴定员成为了鉴定师。

询问、拍摄照片、记录整理,再学习研究,是那些年闫闯的工作常态。

那时,闫闯每天工作时长是8个小时左右,平均每天鉴定500多件产品,通常每件商品只需要3到5秒的鉴定时间,这意味着要想在规定时间内看完商品,每一件不能停留超过2分钟。

闫闯的老师叫张琛,他是当时一家头部奢侈品电商平台的首席鉴定师,也是一个资深从业者。在接触奢侈品鉴定初期,他自学了相关知识,后来干脆花高价报名去日本奢侈品协会的培训课程。

“2009年在日本学习奢侈品鉴定课程的费用是108万日元,一共80个课时,用了半年才上完。”张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田哥和张琛看来,奢侈品鉴定的工作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日常工作便是持续学习的机会,因为造假商也在不断“进步”。

张琛介绍称,一款市售12万元人民币的皮包,造假商使用的成本甚至会高达5万元。

五金颜色、使用材料、缝制工艺、特殊标记都是鉴定真伪的点,只有所有的选项都对,才能指向“真品”那个结果。

魔高一尺,能否道高一丈?

这两年奢侈品鉴定师越来越多了,有人认为这与奢侈品行业的市场增速有关。

张琛认为,市场增长加速一定程度上与代购处于红利期相关。前几年,微商代购处于野蛮发展的阶段,对于消费者来说,从代购那里买奢侈品意味着更低的价格,更便捷,可同时也存在花正品的价格却买到假货的风险。

张琛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2016年前后,顾客拿来鉴定的商品基本上都是从代购渠道买来的,100个订单里有70单是代购的新品。”

据“要客数据”显示,除了奢侈品牌官方渠道外的其他渠道,假货率高达80%以上:非直营专卖店平均假货率在20%-30%,集成店假货率超过60%,奢侈品代购假货率高达80%以上,微商假货率更是超过95%。目前在中国市场,假货可见度已然超过真货可见度,超高的假货渗透率使得奢侈品假货的数量已经是真货数量的6倍之多。

闫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奢侈品专柜并不支持验货,销售人员也不具备技术能力去判断真伪。代购或一些商家通过‘专柜验货’、‘员工福利’、‘积分兑换’、‘原单货’等话术去骗取消费者信任,他们当中有不少都是卖假货的。”

独立鉴定师闫闯 图|受访者提供

他遇到有消费者被代购骗了近400万元的情况。

“一位顾客从天津开车来北京,拿来的四只爱马仕包都是假的,得知结果后,她便去代购那里退货。”

在闫闯看来,一次性可以购买4个爱马仕鳄鱼皮新包很难,首先它的数量少,有购买条件,加上配货可能要花300万元人民币才能买到这只包,4个包就需要1200万元人民币。

“代购以400万元的价格卖出4个包,肯定是有猫腻的。”闫闯说。

除了代购玩猫腻以外,造假商还会伪装成客户把假货卖到二手奢侈品店,很多假货也就通过二手商品交易这条渠道流入市场。

据《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21》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购买量持续增加以及对仿品的担忧,导致消费者对网购奢侈品的真伪鉴定需求持续增加,2020年的总鉴定数量约为2019年的1.5倍。

鉴定二手奢侈品包程序需要更严谨。

田哥在鉴定新包时,甚至能通过味道得出判断,一些假包有很浓的胶水味,通过走访专柜,他发现这种味道几乎不会在专柜的包上出现,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二手包。

为了避免出现误判的情况,田哥会设置一检、二检和三检的流程,遇到有争议且难以验证的商品,就建议顾客退货,以防日后出售时遇到麻烦。

甚至有造假商曾找到闫闯,开出高价企图聘请他担任顾问,以批量生产“以假乱真”的高仿产品。

与此同时,由于线上鉴定平台的兴起,有的店家甚至推出了线上9.9元鉴定奢侈品的价格。线上鉴定需要买家按照需求提供产品图片,鉴定师在看不见实物的情况下给出结论。

在闫闯看来,线上鉴定受图片清晰度和鉴定水平的影响,比线下更易出现误判的可能,最终导致消费者花了钱却得不到满意服务。

在各大社交平台,没有明确资质的鉴定服务并不少见。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颁发的《奢侈品鉴定师能力认可证书》有着“业内权威”的称号,但持证并不意味着具备成熟的鉴别能力。

张琛在教授培训课程 图/受访者提供

据了解,跟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合作的机构培训课收费普遍在2万元左右,培训时长从一周到半个月不等。但由于课程并无统一标准,学习材料和考核标准的设置也各不相同。学员学成后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奢侈品鉴定服务,然而鉴定服务一定程度上依赖经验积累,整体来看依然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消费者在奢侈品鉴定的售后服务上得不到保障,偶尔也会出现不同的鉴定机构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

“没有一套鉴定标准和流程规范,才会导致不同机构得出不一样的鉴定结论。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统一包括腕表、首饰、服装和箱包在内的奢侈品检测鉴定标准,另外就是做关于培训课程的规范。”张琛说。

今年3月,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奢侈品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张琛当选为奢侈品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在张琛看来,从无序阶段跨入到有序阶段,奢侈品鉴定行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并不适用于鉴定师的工作,从业的日子久了,鉴定师们甚至可以仅凭几秒钟便可以判断出一件奢侈品的真伪。

但鉴定工作背后的人心,并不是“日子久了”,便能清晰判断的。

正所谓,辨真假易,识人心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043032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cyw.com/news/1049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043032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