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买手机能便宜多少2022,双十一手机价格现先涨再降现象曝光
10月24日晚上八点,“双十一”的“先锋号角”已然奏响。
从“光棍节”到全民参与的消费狂欢日,从最初的27个商家到现在来自全球各地的29万个品牌,互联网电商一路高歌猛进,其规模与影响力不断扩大,连续创造了13年“神话”。然而,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升,平台补贴活动走向日常化,低价早已不再是“双十一”的特殊优势,个别商品假借“降价”之名暗行“涨价”之实的现象让消费者生厌。
先降后涨再降,价格一天一个样
近日,有不少网友发现天猫(包括猫享自营)在售的手机在悄然涨价,来自山东的沈女士就是其中一员。沈女士原本打算在天猫旗下的猫享自营店里购买OPPO Reno8,为此她早早将心仪许久的手机放进了购物车中,没想到居然趁机看了一出令人哑然的“好戏”。
10月16日时,该款手机售价为2099元。10月18号该款手机价格改为2069元,降价了30元。当时,沈女士暗自庆幸,认为再等几天价格肯定还会继续下跌,“双十一”购入是最划算的时机。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天,也就是10月19日,同个平台同款型号的手机价格居然涨到了2469元,等到10月24日“双十一”预售开启这天,价格有所回降,用完平台提供的优惠券后为2299元。虽然比前几天的价格要便宜一点,但仍比10月18日的价格仍然贵了230块钱。沈女士表示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
图为某平台同一款手机四天价格(网络截图)。
其实,这样打着“双十一”的旗号“先涨后降”“预售多花钱”“虚假发货”等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往年常有类似情况发声。
去年“双十一”期间,欧莱雅品牌因“直播间面膜差价”涉嫌虚假宣传招致众怒,#欧莱雅被指虚假宣传#、#欧莱雅安瓶面膜退差价#等话题多次冲上热搜。该事件引发人民日报、央视网等多方媒体评论。中国消费者协会、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将该事件当做典型案例予以通报。
事情起因是欧莱雅在李佳琦等头部主播的直播间里公然宣称:某款面膜的活动促销力度为“全年最大”,直播间里的观众们纷纷下单,生怕错过这次“优惠”。然而,在随后欧莱雅品牌官方旗舰店自己的直播中,观众们却发现同款商品价格更低。不少之前下单的消费者要求品牌方对此作出解释并祢补差价,但欧莱雅方消极处理,甚至对个别消费者恶言相向。价格变动原属正常现象,而欧莱雅品牌这种前后言行不一的行径,却实实在在地伤害了消费者。
图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网络截图)。
“预售定金”“凑单满减”,花式“算法”堪比奥数
近年来,数字经济活力旺盛,强大内需动力催生出的电商行业和电商平台蓬勃发展。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低价给人们带来的边际效应在降低,“双十一”价格战疲态渐显。
为刺激消费,各大平台可谓是拼尽浑身解数。预售定金、凑单满减、品类消费券......一众花式玩法令网友们直呼“这简直比奥数还难”“买个东西比上学听课还认真”。除了眼花缭乱的价格“搭配法则”,电商平台将预售开始时间也由凌晨12点调整到了晚上8点,网友们纷纷戏称自己是“晚八人”,甚至还衍生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晚八文学”。
除了价格算法复杂之外,另一种行为也让消费者们不禁感慨“优惠力度大不如前”。记者在一些网店发现,比起往年干脆利落的降价,今年品牌方更愿意通过大量赠品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美妆促销打折的口号也从“满300减50”、“全场打折”,变成了“买50ml送50ml”、“买60ml享117ml”。曾经在专柜被拿来免费赠送的小样们,如今在“双十一”的战场代替价格成为各大品牌比拼的“王牌”。
对于这样铺天盖地进货式的售卖方式,部分网友吐槽道:“去年赠的小样还没用完呢!”这一营销手段也引发了一些消费者的调侃,认为品牌方“只想薅羊毛、割韭菜,促销毫无诚意”。赠品泛滥的背后是商品生产过剩、商家清库存快速回笼现金流的真相。
消协提醒:消费要理智,下单需谨慎
越来越早的预售时间、越来越繁琐的优惠条件、越来越冗长的下单步骤、“先涨后降”“预售多花钱”的营销套路,令众多消费者精疲力尽,购物节所产生的争议与日俱增。
去年“双十一”前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以下简称《提示》),旨在规范促销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双十一”期间网络交易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示》中明确指出:要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提示,“双十一”期间,广大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同时提高维权意识,遇到侵权行为应当及时向平台企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出现问题,可拒收快递,及时与商家沟通进行退换货处理。
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提醒消费者们,不可迷信“双十一”的所谓“价格优势”,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做到心中有数,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否则千万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对于所谓的“拼单凑单”等花式算法也应该提高警惕,巧妙搭配避免落入价格圈套。消费者要结合实际选购商品,尽量选择口碑好、平台大、性价比高的商家。“双十一”促销周期长、活动多,消费者要提前规划、看清规则,购物后注意保留凭证,以备不时之需。
10月26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省消费维权情况,并发出消费提示预警,提醒理性消费,切勿因打折而盲目选购。广大消费者面对商家“优惠、买一送一、清仓、返券”等促销打折活动诱惑时,应保持头脑清醒,货比三家;要仔细阅读商场促销活动的具体规则、时限等内容,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购买,切勿因打折而盲目选购,做到明白、理性消费;选购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注意详细查看产品说明书、销售授权证书、合格证等相关证明,对打折商品或赠品也要当面查验质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043032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cyw.com/news/10632.html
相关文章
-
神舟十四号出舱几次,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全纪录
央视网消息: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古人“手可摘星辰”的梦想,如今在中国航天人求索太空路上变得不再遥不可及。放眼太空外,星河入梦来。目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经在中国空间站在轨生活工作超过百天。距上一次出舱短短十几天后,昨天(9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幕是昨天下午蔡旭...
-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赔偿多少钱,郭富城起诉被侵肖像权获赔100万
12月26日,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第五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纠纷典型案例,其中一案例为“香港居民郭富城诉广州合美公司肖像权纠纷案”。南都记者获悉,在此案件中,原告正是香港知名艺人郭富城。广州合美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合美公司)未经郭富城的许可,使用郭富城的肖像进行网络及线下的...
-
黄浦江鳄鱼是什么品种,刚刚上海黄浦江畔的暹罗鳄抓到了
近日,有市民向警方反映,在上海黄浦江内有一条长约1米的鳄鱼,并提供了相关影音资料。经动物专家鉴定,该鳄鱼系一条亚成体暹罗鳄,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具有一定的攻击性。考虑到市民群众的安全,上海公安机关携手多家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抓捕计划。最终,该条暹罗鳄被成功捕获。边防港航分局会同徐汇分局已连续6天对黄浦江沿岸开展“地毯式”水...
-
2022高性价比耳机特惠,百元级蓝牙耳机对比评测选购指南
本期内容的主题是百元级蓝牙耳机对比评测,我们挑选了五款百元级半入耳式蓝牙耳机,分别是倍思W04+ Pro、iKF Find Air 4、1MORE ColorBuds、iWALK Candy、漫步者lollipods 2022,这五款耳机的售价都在200元以内,而且也都是比较热销的型号。接下来我们将从外观、佩戴、音质、...
-
数千英国人不敢去上班原因,因为买不起香皂和除臭剂
一项调查发现,英国有数千人不敢去上班,因为他们无力购买基本的卫生用品,会为自己的邋遢形象感到焦虑和羞耻。据英媒《天空新闻》报道,英国民调公司YouGov联合卫生慈善组织卫生银行(The Hygiene Bank)开展了这项研究,并在最近发布了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2022年,英国有大约315万人处于...
-
国庆档票房实时统计,2022国庆档总票房破10亿
1905电影网讯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0月4日19时37分,2022国庆档(10月1日-10月7日)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亿。其中,《万里归途》以档期内6.8亿的票房成绩领跑榜单,《平凡英雄》《哥,你好》位列第二、三位。9月30日正式上映的《万里归途》总票房已破7亿,在国庆档档期内的票房遥遥领先,稳居首位。影片...
-
欧洲家庭冬天怎么取暖,欧洲人买爆中国电热毯和取暖器
9月25日,一则#欧洲人买爆中国电热毯#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网友们的热议。为了过冬御寒省成本,欧洲民众已经开始准备热泵、电热毯等保暖设备。在众多保暖设备中,电热毯成为中国出口欧盟的爆款单品。对中国的生产企业来说,把电热毯卖到欧洲去,成为今年的新生意。不过,这门生意并不简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木柴成为欧洲多国稀缺商品据央...
-
哪些国家有道德警察这个职业,最新伊朗宣布废除道德警察
据多家欧洲媒体12月4日报道,伊朗政府在年轻女孩意外死亡后抗议浪潮席卷全国的背景下取消了道德警察(也称“指导巡逻队”)。法新社援引伊朗的消息称,总检察长穆罕默德•贾法尔•蒙塔泽里宣布,道德警察已被主管机关废除,该部门“与司法机构无关”。道德警察大多存在于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最先出现在沙特阿拉伯,主要...
-
快递点把快递丢了该怎么处理,深圳一快递点老板跑路留下满屋空包事件
近日,广东深圳,一快递点老板疑将站内客户的包裹全部拆开,留下满屋空包裹,拿走了值钱的东西,有客户来取快递发现了该情况,于是报警处理。综合其他媒体报道,辖区派出所回应,正在调查处理此事。隔壁超市店主称,快递点老板欠外面三四十万元债务。相关视频报道截图对此,网友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这样跑路,跑得了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