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什么时候报名,2023年成人自考报名条件流程及最新政策
什么人能参加自学考试?
1、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教育程度限制。(不限制学历、户口、可在异地报考毕业。)
2、不用经过入学考试。在报名期间直接到各地自考办报名。
3、经过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在通过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考试后,即可取得大学专科或本科的毕业证书。本科毕业生还可以申请成人学士学位。
2
自考由谁来命题?
命题由全国考委统筹安排,分别采取全国统一命题、区域命题、省级命题三种办法。
3
我可以同时多学一些吗?
可同时报考多个专业
自学考试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照顾到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自学能力的考生学习进取的要求,许多省都允许考生同时报考多个专业。但考生同时报考多个专业时应量力而行合理安排。
可同时报考专科和本科
考生可分别报考专科、本科段各专业,也可同时报考同一专业的专科和本科段,但毕业时必须先取得专科毕业证书后才能领取本科毕业证书。
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实施自考专科本科毕业证书同时办理制度,缩短考生取证时间。
4
各专业课程是怎么设置的?
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性环节,其学分比例大致为3:4:3或2:5:3。实验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的设置和考核方式,根据有关规定以及专业与自学考试的特点,由考试计划或课程考试大纲具体确定。
5
专业停考怎么办?
早在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已经明确规定:在新旧计划过渡时期,要切实考虑考生利益,应安排1到2轮原考试计划课程的考试,为考生提供考试机会。一般来说,这至少应该有4年左右的时间。如果,考生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仍然不能通过旧考试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考试,考办实际上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开考下去。
6
自考的次数和时间?
自考每年开设2次(各省市开考的次数由省级考办决定),考试时间分别为4月和10月。
自学考试每年举行2次考试,分别在4月、10月份。但并不是每个地区都考2次,有的地区还考1月和7月两次,也有些地区考三次。各地区的报名时间也不相同,要看当地自考办的安排。报考之初,首先要查看当年自己所在省市都在什么时间考哪些课程,来确定自己要报考的科目。
7
报考手续?
各地自学考试报有两种形式。有的地区实施网上报名,有的地区实施现场报名。
实施网上报名流程
1、登陆各地自考网上报名网站。
2、到自考办网站规定的指定银行办理一张缴费用银行卡。
3、办理银行卡后的新生,和有银行卡的老考生按照报名网站规定的报名流程完成网上报名。
4、网上报名成功后的新生需要在考办规定时间到自考办进行摄像制作准考证。
5、如有任何疑问请和当地自考办联系。
实施现场报名的流程
1、新生携带身份证、(军人凭军人证或团以上单位证明)到所在地的市、县自学考试办公室(报名站)办理报名手续。
2、同时携带2B铅笔或蓝黑色钢笔签字笔(填涂机读报名卡用)、并交一寸同底免冠照片若干张(大约4-5张)。
3、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进行缴费,得到打印的考试通知单,通知单上有考试日期、考场和座位号。
4、在考办规定的时间领取新制作出的准考证。
8
办理报名手续需要哪些资料?
首次参加自学考试报名者,必须持本人《民民身份证》或相关证件(注:遗失《居民身份证》的,须由公安户籍部门出具身份证号码;现役军人、武警须持军官证或士兵证、警官证;未成年人须提供户口簿)。在指定时间内到自考办办理新生摄像,用于制作《准考证》以及建立考生档案,也有些地区要求交近期免冠照片,具体要看当地自考办的安排。
己注册的自考生须持自学考试《准考证》参加当次课程考试的报考。
9
为什么有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
这是老考生和新生的区别。新手需要现场确认照相,办理准考证,等办理好准考证就可以网上报考科目。老考生可以直接网上报考科目。
老考生只需在指定报考时间,凭密码跟准考证号登陆官方自考网报考相应科目缴费即可。
新考生报名报考分为两个阶段
1.预报名。新生自行登录官方自考网进行预报名。预报名时考生录入个人信息并设置个人密码,预报名成功后可得到一个唯一的预报名号。预报名号仅当次有效,新生凭预报名号前往报考考区考办进行现场照相确认信息。
2.正式报名。新生凭预报名号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市、县(区)指定报名点正式报名,考生正式报名时须携带有效身份证进行电子摄像,同时打印、确认报名资料,并得到一个唯一的准考证号码,考生使用该准考证号码在本省自学网进行科目报考。
10
如何办理免考手续?
自学考试免考手续应在申请毕业证时进行办理。所以考生在报考科目前需了解清楚自学考试免考政策,具体免考政策可以登录本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查询。
11
在哪里办理毕业登记?
凡达到毕业要求的应考者,应在自考办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办理毕业登记手续,并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毕业审核照相。考生(请到各区、市考办查询具体办理时间)回原报考点所在地自考办(招考办)办理。逾期办理的,推迟一届(半年)毕业。
12
自学考试学位申请条件是什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向主考学校申请学士学位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已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符合本科段(或独立本科段)毕业条件;2.已通过所在地考办办理毕业手续;3.符合主考学校学位管理部门规定的有关申请条件(根据主考学校要求而定)。申请学位条件的说明:上述前两个条件是申请学位的基本条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043032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cyw.com/news/11796.html
相关文章
-
boss直聘都有什么职位,BOSS直聘现多个无厘头职位名称
你用过BOSS直聘找过工作吗?什么岗位名称会让你眼前一亮或者望而却步呢?近日网络上出现热议,BOSS直聘现多个无厘头职位名称,河南有网友在BOSS直聘上发现,例如:“招一个不干人事的人事”、“钱多活少离家近”、“招一个羊了个羊贼溜网络销售”。诸如此类博眼球的标题还真不少,小编也尝试在BOSS直聘求职者端口看了一下,发现...
-
加盟个蜜雪冰城店需要多少钱,开一家蜜雪冰城需要37万元附费用明细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在奈雪的茶上市之后,下沉市场的“雪王”也迈出了上市的脚步。9月22日晚,蜜雪冰城(以下简称蜜雪)披露招股书,离正式敲钟仅一步之遥。1997年,张红超从“寒流刨冰”这家小店开始创业,商品定价0.5—1元,一开始就面向下沉市场,这就是蜜雪冰城的雏形。2003年,张红超租下废弃铝材厂后生意...
-
今年比较火的网络热梗流行词,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发布
2022年12月8日,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十大网络热议语”两大榜单。本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的诞生,经过了读者推荐、网络海选和专家评议三个阶段。征集阶段,读者共推荐800余条流行语候选条目。编辑部根据流行度和热度高低,遴选出35条进行网络海选。2022年的...
-
苏炳添17岁百米成绩怎么样,浙江17岁男生百米成绩超同期苏炳添
日前,一名来自浙江的17岁高中生成功引起了国内田径界的注意。他在学校举办的校运会男子百米比赛中,跑出了10秒21的好成绩,不仅轻松拿到冠军,而且还成功打破了校运会该项目的历史纪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田径男子百米飞人苏炳添在相同年龄段的成绩为10秒66。据悉,这名学生名叫吴路逸,目前是浙江丽水学院附中的一名在读学生。除了...
-
买笔记本电脑应该怎么选,史上最详细选购笔记本电脑攻略指南
新手最大的困惑往往是不能够分辨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因此这些商家才有机可乘。比如很多宣传的功能看似高大上,其实只是一些噱头,甚至有的是故意误导你用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关注【装机查馆】每天分享,科普,解答各种大家想知道的电脑知识。从这期开始,详细给大家科普如何购买笔记本电脑,以及需要注意点和建议忽略的点。从...
-
不给孕妇让座是什么行为,男子请人为孕妇让座被质疑事件始末
路见不平,下意识里践行美德是一种理应被颂扬的现象,但当行善者通过视频记录行善过程,并向公众传播时,这种善举的意图往往会被民众严格审视,舆论指向也将众口难一。11月4日,江西赣州一高铁上,男子请他人为孕妇让座被网友质疑道德绑架一事引发舆论。视频爆料者即是请他人让座的当事人,他在视频中称,自己把座位让给了一个阿姨后,在去另...
-
在家里养猫会不会很臭,江苏女子家中养十几只猫臭吐邻居事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前有着明显提高,大多数人不再为一日三餐而烦恼,反而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满足,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宠物,以此来填补内心的独孤和寂寞。饲养猫和狗,是多数人的选择,猫咪外表高冷性格可爱,是年轻人饲养宠物的首选,因为猫不像狗一样,需要外出遛弯,对铲屎官来说相对轻松一些,平时只要按时喂猫粮...
-
cpa是什么证书好考吗,cpa报考条件政策流程解析
注册会计师基本上是所有会计考试中最难的一项考试,它主要是以审计师为主的相关考试,因此也是非常有含金量的证书。那cpa的报考条件是什么要求呢?高顿CPA小编已经将具体的报考条件分享在下文了,一起去看看吧!一、cpa的报考条件是什么要求?(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
-
吃螃蟹应该注意什么,专家建议一顿饭不宜吃超过2只螃蟹
近日,武汉一女子就因接连吃了十几只螃蟹而突发胰腺炎,专家建议吃螃蟹1顿饭不超过2只。螃蟹性寒,有补肾壮阳、清热滋阴的功效,但螃蟹含有大量的脂肪、胆固醇,消化能力差,一次不能吃太多。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味甘、咸、无毒,入肺、胃、肾经。中医认为“蟹螯即是丹,蟹脚即是香”。但是现在一些市民不知道吃螃蟹的禁忌,还有一些市民干脆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