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团如果不购物会怎么样,广西一导游称游客未达购物标准不给房卡事件
导游口出狂言
一段“不达购物标准不给游客房卡”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据知情人称:“该旅行团团费为398元,大部分游客年龄在70至80岁,报名时工作人员虽然告知大家这是一个购物团,但未提到有最低消费标准。直到旅途第二天,导游才宣布每人必须消费满400元,否则不给房卡,因此与团内一游客发生冲突。”
对此,该旅行团的导游称:“是因为对方仅花费了100元,消费金额过低导致。”并且还补充强调:游客们所交团费甚至不足以承担酒店一晚的费用,因此,行程表中虽未明确标明有“最低消费标准”,但游客们应该是“心知肚明”,“但凡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都知道要履行购物义务的”。
一定程度上,该旅行团导游讲的是购物团“潜规则”,也就是基于“398元”、“7天6晚”、“三座城市”、“十余个购物点”而言的。合理吗?单纯地算账,好像也是合理的。但问题是,这种合理只是建立在未明确标明有“最低消费标准”和游客们应该“心知肚明的”基础上,否则就是不成立的。
只是就“跟团游”来讲,既然已经上升到消费层面,那么所谓未明确标明有“最低消费标准”和游客们应该“心知肚明”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我们很清楚,“明码标价”是商业行为的底线,没有这个大前提作为基础,那么交易双方陷入冲突自然是难免的。
实际上,官方口径层面不允许搞“低价团”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现状还是“年年报年年查,年年查年年报”。虽然直接的观感是“监管不力”,但是究其根本我们会发现,消费者“抱着贪便宜的心态”才是主要症结。
之所以这样讲,并不是说导游强制购物没毛病,“监管不力”不存在,而是想说只有游客不再抱贪便宜的心态,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陷入强制购物陷阱。从某种意义上讲,导游强调游客们应该是“心知肚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如果游客不购物,“398元”怎么可能支撑得起“三座城市”、“7天6晚”呢?
由此再去审视“但凡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都知道要履行购物义务的”这句话,大概就能理解导游为何会明目张胆的耍横。因为所谓“强制购物”并不是绝对的“强卖”,而是隐含着“团费不够购物来补”的补充条款。
但普遍而言,这种条款都是“不言自明”的,尤其是团费严重支撑不起服务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购物团”,而且是有“最低消费标准”的“购物团”。对于这种“购物团”来讲,为何总青睐老年人,就在于老年人更偏重一站一地的观光游,并且也有钱有闲。
当然更突出的一点是,很大一部分老人“贪便宜”心理较重。再加上“疫情之后”,旅游业强势复苏,类似的问题就呈现出来了。要知道,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
单纯地看数据,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我们基于疫情期间出游的低迷,很容易能脑补出“疫情之后”出游欲望的报复性反弹和旅游从业者的草莽式经营。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强制购物来讲,一方面是旅游业顽疾复发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强势复苏过程中难免存在阶段性的秩序混乱。
所以接下来肯定是考验监管力度的重要阶段。并且除却官方要发力,作为旅游的体验者也要发力。换句话说,双管齐下,就算“购物团”难以彻底肃清,但是对于“不达购物标准不给游客房卡”这种事情应该会大幅度减少、甚至不再发生。
平心而论,面对因“强制购物”导致的冲突,不仅游客闹心,作为旅游业的从业者、以及事发地的旅游形象,都是一种挫伤。所以说回“不达购物标准不给游客房卡”一事,不管游客再怎么有贪便宜的心态,最先该被质问的还是导游的“强制购物”逻辑。
至于“398元”无法支撑得起“三座城市”、“7天6晚”的问题,也只能怪旅游业内部太把“低价旅团”、“购物团”这种商业行为想当然了,并且还是建立在逾越法律规则的基础上。所以被声讨、被处理,也自然是咎由自取的。
不过总体来讲,这些终归还是极个别现象。只要参团的游客不再抱贪便宜的心态,监管力度又持续跟进,那么导游们也就很难再肆意耍横了。说到底,敢耍横还是因为有空子,只要零容忍,自然也就没人再敢乱来了。
所以回到“不达购物标准不给游客房卡”的事情上,基于当前旅游复苏背景看,更像是复苏期无法回避的现实。也就是说,人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声讨不只是冲突本身而言,还存在对旅游业重回常态的憧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043032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cyw.com/news/12920.html
相关文章
-
飞机坠落有生还的可能吗,53岁俄罗斯亿万富翁坠机身亡事件
有报道29日称,近日,53岁的俄罗斯亿万富翁维亚奇斯拉维·塔兰从瑞士飞往摩纳哥时,其搭乘的直升机在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处坠毁。塔兰是机上唯一一名乘客,他与机上35岁的法国飞行员均遇难。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据了解,俄罗斯驻法国大使馆已经证实了塔兰的死讯。飞机坠毁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有报道指出,事发时天...
-
咖啡喝多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警惕这7大健康隐患
咖啡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这种天然物质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可以提高身体的能力水平,让人更加精神。但是过量摄入咖啡因危害非常大,可能会引起焦虑和睡眠障碍,也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过量喝咖啡有哪些危害?1、引起焦虑症咖啡因摄入量过多可能与焦虑和压力感有关,过量摄入咖啡因会导致严重的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即使在正常...
-
家乐福购物卡可以退掉吗,黄牛都拒收家乐福购物卡事件回应
资料图缺货、购物卡使用受限,北京家乐福发生什么了?1月7日晚间,记者调查发现,本该是临近春节前的销售旺季,家乐福超市九棵树店的货架却出现了货品大面积空置的情况,饮料、零食、乳品等货架上仅外面一侧摆放了商品,里面均是“空荡荡”状态。此外,家乐福购物卡无法正常使用和结算,可用购物卡结算的商品已被消费者抢购一空。这些经营细节...
-
央视春晚节目收视率排行2023年,圆桌脱口秀获央视春晚收视率第一名
中国视听大数据30日发布了“2023年春节主题晚会收视”情况,在包括央视、各地卫视等26台春节联欢晚会或特别节目中,6台春晚收视率破1%、11台春晚收视率超过0.5%。其中,《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共有46个卫视频道转播,综合收视率达到22.230%,收视份额为72.209%。另外,在总台春晚的节目中...
-
山东海边哪里能捡海鲜,山东烟台女子海滩捡30斤虾回家案例
近日,大风过后,山东烟台多处海滩出现大量海鲜,引不少市民前来赶海。10月7日,当地市民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海边泸沽虾成堆,有人直接开来三轮车“进货”。海滩退潮后现大量海鲜 (视频截图)连日来,烟台市牟平区、高新区多处海滩退潮后出现大量海鲜。当地市民拍摄的视频显示,一处海滩上遍布着虾、海肠等,有市民正...
-
中国最高的树有多少米高,中国第一高树83.4米有28层楼高
10月9日,中国巨树科考队发布了“中国第一高树”云南黄果冷杉(学名:Abies ernestii var. salouenensis)的准确高度83.4米,同时发布了巨树等身照。澎湃新闻记者从巨树科考队成员单位上海辰山植物园获悉,此次巨树攀登科考是国内第一次对80米高以上的巨树树冠层进行科考、测量和种质资源采集;是第二...
-
钓鱼被高压电电了有救吗,21岁网红鱼塘边钓鱼时触电身亡事故经过
两年多前,知名网红段宏楠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处私人鱼塘垂钓时不慎触电坠入塘中身亡。如今,其父母将供电公司告上法庭,“希望通过起诉到法院,能知道儿子究竟是怎么没了。”12月4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代理律师处证实,长春市朝阳区法院已受案。>>>冰柜里看最后一眼儿子钓鱼不幸触电身亡 家人从网上获知噩耗“他做网...
-
超市罚款合法吗,宁波老人漏扫75元猪肉被超市罚款事件真相
有网友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投诉,10月21日晚上老人在位于四明中路上的三江超市购物时,因一件物品在自助收银机上没有扫码,超市工作人员说这是偷盗行为,并要罚2万元。老人说兜里没这么多钱,只有3000多元,于是就把这些钱都转到了这名工作人员的个人账户上。超市还让老人签了份协议,说是自愿的。此事近日引发关注。事实究竟...
-
外卖出现头发商家怎样处理,外卖有头发老板带员工剪寸头
上海一顾客点外卖发现饭里有一根头发,店长积极协商退款,并立即带员工去剪了寸头,这一做法赢得了顾客点赞。10月15日,快餐店店长恩先生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经查是员工打包饭菜时,不小心掉了一根头发在饭里,为避免再次发生,他第一时间亲自带员工去剪了寸头。顾客点外卖发现饭里夹杂着头发14日下午,顾客王先生在上海宝山区一家快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