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什么意思,一文讲透互联网+的含义和本质

一、如何理解“互联网+”? 互联网+的内涵或本质是什么?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互联网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和100年前的电力技术,200年前的蒸汽机技术一样,将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快的打车、淘点点所做的工作分享都是努力实现交易的在线化。只有商品、人和交易行为迁移到互联网上,才能实现“在线化”;只有“在线”才可以实现数据的沉淀、积累、挖掘和使用。在线化、数据化之后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反过来指导生产经营和管理。


“互联网+”的内涵不同于之前的“信息化”,或者说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信息化。我们把信息化定义为:ICT技术不断应用深化的过程。但是,如果ICT技术的普及、应用,如果没有释放出信息和数据的流动性,促进信息/数据在跨组织、跨地域的广泛分享使用,就会出现“IT黑洞”陷阱,信息化效益难以体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正在回归这个本质。互联网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看到的信息处理成本最低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天然具备的全球开放、平等、透明等特性使得信息/数据在工业社会中被压抑的巨大潜力爆发出来,转化成巨大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例如,淘宝网作为架构在互联网上的商务交易平台,促进了商品供给-消费需求数据/信息在全国、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通、分享和对接:10亿件商品、900万商家、3亿消费者实时对接,形成一个超级在线大市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流通业的效率和水平,释放了内需消费潜力。


二、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互联网+”的热潮?


“互联网+”的前提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英国演化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认为,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都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技术一经济范式。这个过程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新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而第二个阶段是各行各业应用的蓬勃发展和收获(每个阶段各20-30年)。今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20周年,中国迄今已经有6.3亿网民,近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通信网络的进步、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芯片在企业、人群和物体中的广泛安装,为下一阶段的“互联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领域有何战略部署?


“互联网+”实际上是从增量到存量的改革路径,过去15年阿里巴巴做的是“电子商务”,今后将重点推进“商务电子化”,实际上就是希望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零售业的O2O:包括和银泰百货的合作,“码上淘”项目,“未来商圈”、“淘点点”项目等。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移动支付等促进线下实体商业(零售、商圈、餐饮)的整体转型。


在线批发-产业集群的转型:阿里巴巴推动了140多个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在线化,覆盖浙江、广东、江苏等19个省市。依托本地化的服务商们,将服装、母婴、数码、食品、百货、机械、包装、原材料等16大类各地特色优质货源加速搬上互联网,2014年6月之前的12个月在线交易额约为1400亿人民币。


制造业在线化:“淘工厂”项目力图把服装工厂的生产线、产能、档期搬到线上来,打包作为一种服务出售,平台提供交易规则、深度验厂、信用评价、加工数据等一系列的服务。“淘工厂”实际上打造的是一个开放的制造业供应链平台。


跨境电子商务,也可以看做外贸交易、服务环节的在线化和数据化。其中,跨境零售Aliexpress己经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俄罗斯,美国,巴西,西班牙是交易额较高的国家市场。B2B外贸,阿里巴巴的“一达通”用互联网平台化的方式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通关、退税、融资、物流一站式外贸出口服务。通过 “大服务”产生有效“大数据”,打造跨境贸易诚信体系。


农村电商战略,阿里巴巴已经启动了“千县万村”项目,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和农村都市化发展。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大数据的技术降低了实体经济的交易成本,可以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消费者,并激活传统金融体系。我们预计,得益于互联网金融,未来小企业的金融覆盖率在2020年可能会达到30%—40%,目前我国小企业贷款覆盖率仅为20%。

四、在未来5-10年,“互联网+”将可能在哪些领域出现热潮?哪些领域较容易取得突破?哪些领域较难取得实效?难点是什么?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成熟、经济性、便利性和性价比越来越高,并作为一种基础设施被广泛安装在数亿人群和产业中间。在应用方面,继传媒、广告、零售业之后,交通、物流、本地生活服务、批发和产业集群、制造业、农业、金融、房地产等会一个一个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

比较容易被突破的领域:一是行政垄断比较少、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领域,比如零售业、餐饮、物流行业;二是供需发生转换,供大于求的领域。例如,如果房地产供求发生反转,也会加速互联网化;三是问题较多、老百姓不满意,信息化水平低的行业,比如城市交通、医疗领域。例如,过去出租车行业被认为是学历较低、信息化落后的行业,但是过去一年发生的变化让我们瞠目结舌,在北上广杭等城市,出租车司机几乎成为移动互联网渗透率最高的行业,达到80-90%的水平;而且依靠打车软件的服务,很多司机实现了数据驱动业务流程:通过对未来一段时间打车人群的预测,驱动行车的轨迹。


比较难突破的领域是行政垄断壁垒高的行业,比如金融服务、能源行业(例如汽油零售)、通信业。这些领域取决于放松管制改革的进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043032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cyw.com/spread/1121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043032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