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吃什么食物是益虫还是害虫,全世界最残忍的螳螂捕鸟进食过程曝光

北美的“螳螂捕鸟”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然而在美国却出现了反常识的一幕:螳螂捕鸟。

美国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一只蜂鸟飞快地扇动翅膀,靠近了一个红色的取水器。蜂鸟因为漂亮的外表,在美国很受欢迎,因此很多人家都在院子里设有这种取水器供蜂鸟饮水休憩。蜂鸟悬停在半空中,伸出长长的喙开始饮水,却没发现一抹绿色的身影正在逼近。

它有着修长的身体,前足形如两把弯月刀,大而突出的复眼正在观察四周。它就是在中国很常见的中华大刀螳螂,在蜂鸟已经出现在攻击范围以后,大刀螳螂猛然出击,蜂鸟此时才察觉到危险,朝着后方飞去。


蜂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向后飞行的鸟类,利用这种灵活的飞行方式,它已经躲过了不少天敌的攻击。但这次它面对的捕食者是天生的猎手,大刀螳螂在攻击时迅猛无比,只需要0.1秒的时间就能完成进攻,而且虽然螳螂的眼睛中的感光细胞不多,看到的图像非常模糊,但它的动态视力非常出色,蜂鸟的移动正好让它瞄准目标。


蜂鸟还没飞出去多远,大刀螳螂的前肢已经将蜂鸟夹在中间,它的前肢上长有锋利的倒刺,深深刺入蜂鸟体内,一对锯齿刀般的前臂紧紧的抓住蜂鸟让它无法逃跑,尽管蜂鸟飞快的拍动翅膀挣扎,但大刀螳螂四条细长的足牢牢的抓住饮水器,不为所动。


蜂鸟的体型非常小,一般的蜂鸟大多重量不会超过6.5克,体长只有十多厘米,而大刀螳螂的平均体长在8厘米左右两者的体型相差不大,甚至蜂鸟看上去还要强壮一点,可它们被其他生物欺负惯了,根本没有反击的勇气。


螳螂的头部呈现三角形,它们的头部可以180°的旋转,非常的灵活,如果蜂鸟选择用长长的喙去啄大刀螳螂的头部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但蜂鸟的胆子很小,受到惊吓后压力太大,没一会就被自己吓死了。中华大刀螳螂马上把它抱在胸前,张开口器开始享用猎物。


蜂鸟的结局也许还算不错,因为螳螂一般没办法直接杀死猎物,而是用自己的的前肢将猎物抓住后,直接上前用咀嚼型口器啃食猎物。因为它们无法分辨静态的物体,因此螳螂都是捕捉活的猎物。

而它们的口器虽然坚硬且发达,但是却只能小口进食,也不会分泌什么麻痹毒素。一些被螳螂捕食的昆虫,往往是从头部开始被啃食而死,有些甚至是活着一点点被它吞下,过程痛苦无比。


螳螂进食完毕后,会用自己的口器将前肢清理干净,它们是一种很讲卫生的昆虫,只要感觉到身体上异物感,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灰尘和油渍,它都会仔细的清理干净。然后再一次开启狩猎。


入侵北美,百花绝迹

1896年,美国费城附近的艾里山的托儿所引入了一批苗木,当时的海关并不严格,没有发现这些植物上带有中华大刀螳螂的卵鞘,中华大刀螳螂就这样在美国人的眼皮子底下,闯进了北美这一个新天地,并在后来成为了北美蜂鸟的噩梦。当然,为了应付蝗灾,美国人也曾引入过大刀螳螂,这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大刀螳螂的天敌并不少,各种鸟类,青蛙,甚至还有一些肉食性的昆虫,如金环胡蜂、蛐蛐等,大刀螳螂在捕食它们的同时,也很容易被它们反过来捕食,因此中华大刀螳螂虽然分布广泛,但在中国从来没造成过什么危害,甚至因为是一种益虫还得到了人们的保护。

螳螂捕食金环胡蜂

但是在北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北美缺乏各种大型肉食性昆虫,而原生的美洲短鞘螳只有5厘米大小,根本不是中华大刀螳螂的对手。靠着在昆虫界中也算庞大的身形和强大的战斗力,大刀螳螂很快在北美迅速地扩散开来。

因为它们捕食的动作,美国人还管它们叫“祈祷虫”,尽管这种“祈祷”往往是杀戮的开端。


中华大刀螳螂会将一切能捕捉到的动物都当做食物,包括它们的同类。甚至有人拍到过它们捕食老鼠和蛇这种体型远比它们更大的动物。北美本地的昆虫纷纷被大刀螳螂逼的销声匿迹,饥肠辘辘的大刀螳螂就将目光对准了一种鲜嫩多汁的新猎物:蜂鸟。

一只蜂鸟每天要吃下和身体等重的花蜜,这就让它们经常靠近花朵,而大刀螳螂就隐藏在这些花朵底下或附近,伺机捕食蜂鸟。


螳螂是天生的“伪装大师”,产自马来西亚的兰花螳螂甚至将体色变成白色和粉色相间,两对步足也演化出类似花瓣的形状,让自己隐藏在兰花之中。大刀螳螂倒是没有那么花里胡哨,只是利用体色隐藏在枝叶间,等待猎物的靠近。

兰花螳螂

螳螂也是一名富有耐心的猎手,等待占据了它们的大部分时间,它们可以一周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如果是在吃饱的情况下,它们能够坚持两周。当然,它们也会调整自己的位置,寻找更适合捕猎的地点,比如取水器,这个美国居民给蜂鸟设置的取水地点,却成了螳螂的自助食堂。


它们捕食蜂鸟的成功率很高,被捉住的蜂鸟如果没有人类的帮助,极少有能够逃脱成功的。中华大刀螳螂的泛滥,使得北美的蜂鸟数量大受影响,而蜂鸟又是重要的植物传粉者,间接导致了有花植物的数量减少,百花绝迹。

螳螂献身只是迫不得已?

长久以来,各种文学作品中都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桥段:那就是雄性螳螂在新婚之夜甘愿牺牲自己让它的“妻子”吃掉,从而保证自己的妻子拥有足够的营养,能够顺利产下后代。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科学家们曾对这一现象做过实验,发现这种情况往往只存在于体型较大、性情凶悍的大型螳螂身上。而且只有营养不良的雌性螳螂会吃掉自己的丈夫,营养水平较好的雌性螳螂则基本不会出现吃掉配偶的情况,而且即使是吃掉了配偶的螳螂,也没有产下更多的卵,不过产下的卵的重量会有明显提升。

雄性螳螂也并不是百分百会死在交尾之后,比如大刀螳螂在野外交尾中的丧命几率大约是17%,大部分时间中雄性螳螂都能全身而退。它们也不是真的愿意为了后代献出生命,雄性螳螂在挑选配偶时十分谨慎,会尽量选择那些已经吃饱喝足的姑娘。


如果有人曾在野外观察过螳螂交尾,就会发现,雄性螳螂会避开雌性螳螂的视线,从背后靠近,这里是螳螂少有的视野盲区。在靠得足够近后,雄螳螂就会跳到雌螳螂身上,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引起了雌螳螂的注意,雄螳螂就往往选择逃之夭夭。


尽管在交尾中被吃掉的雄螳螂,交尾时间和交尾机会比起那些活下来的雄螳螂要多出一倍。但在完成繁殖任务后,雄螳螂还是会选择尽快逃跑。

看来,雄螳螂的献身恐怕只是无奈之举,并非人们所想的凄美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043032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cyw.com/wiki/1110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043032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