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一文了解寒露的寓意和象征

农谚:“白露有雨,寒露无光”,啥意思?有什么预兆?

俗话说:“过了白露节,夜寒白日热”。公历9月7日,农历八月十二,恰逢白露节气,这是秋季第三个节气,白天虽然比较热,但是晚上越来越凉爽,非常适宜散步游玩。尤其是白露节气,老祖宗留下大量农谚。正如谚语所说:“白露有雨,寒露无光”,到底有什么说法?我是畅谈民俗点滴,一起畅谈


1、一起看看什么是白露节气。

白露”:是农历九月节,预示着仲秋时节的开始,他是秋季第三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之15,主要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 ,是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

白露,在每年公历9月7日到9日之间,今年是9月7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迎来白露节气。此时,阴气上升,温差加大 ,尤其是早晚凉飕飕,在早晨,叶面上的露水日益明显,“白露”由此得名。

白露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三候:“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都与鸟儿有关 ,候鸟南飞,留鸟储存食物准备过冬,看来离冬天也不远了。


2、了解一下什么是寒露节气。

寒露:相比白露,我们明显感觉到寒意阵阵,寒气逼人!温度更加降低,天气更加寒冷。

寒露,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农历九月中,斗柄指向戊位,太阳到达黄经195度。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全国各地气温明显下降,秋意渐浓。

我国将寒露分为三候:“鸿雁来宾;大水为蛤;菊有黄华。”在寒露节气中,菊花含苞欲放,绽放光彩。鸿雁也开始南飞,准备过冬,海边蛤蜊与雀鸟很相似,色彩斑斓。


3、谚云:白露有雨,寒露无光。

我们看看白露节气的一些农谚俗语,有什么说法,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农谚说:“白露有雨,寒露无光”。在农谚中,“无光”:也就是说没有阳光,寓意下雨的意思。可以看出,假如白露节气这天出现降雨,则到了寒露节气常常有雨水降临。这是古人留下的经验,用来预测下一阶段天气变化。

还有的农谚说:“滥了白露,天天走湿路”。也比较好理解,意思是说白露这天雨水降临,那么接下来常常阴雨连绵无休止,雨水多发。


小结

老话说的好,说:“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明天就是白露了,这是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到了这个时候,清晨露水出现,天气凉爽,尤其晚上已经寒冷,要注意盖好被子,防止受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043032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cyw.com/wiki/997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04303206@qq.com